note – 文字創作者的社群平台 (續篇) : 上市一年後的經營近況

大約在去年的同一個時間,寫了一篇關於note的介紹文章。去年寫個案例分析的時候,他們才在2022年12月開始正式上市,當時還沒有太多的營業數字可以多聊聊,再加上去年一整年自生成式AI的出現,對於像是note這樣的文字創作平台來說,也帶來了很多變化與新的可能性。實隔一年的時間而且最近有很多新加入的讀者朋友,借這個機會想再來重新檢視一下關於note公司的最新經營情況。

圖片來源: note網站

note的商業模式

如同去年與大家介紹的一樣,note是一個極富互動性的文字創作者社群平台。簡單來說,它就像是日本版的方格子、Medium,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網路空間,供文字創作者分享和交流。在這裡,創作者可以連載他們的內容,而讀者則能夠透過「note」以月費方式直接訂閱他們喜歡的作者,享受專屬的專欄內容。這樣一來,note成功打造了一個緊密互動的平台,連結了文字創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深厚關係。

note商業模式其實並不複雜,基本上就跟我們熟悉的文字創作平台一樣,是透過個人或是法人創作者在平台上進行文字創作,文章會提供給廣大的網路上讀者閱讀,而讀者個可以免費閱讀,或是以會員制・訂閱制・單篇文章購買等方式來針對這些內容消費,而收益的一部分就由note獲利。通常單篇文章購買的抽成是文章金額或會員入會費的10%,而定期閱讀者的部分則是總費用的20%。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而法人創作者則是可以把note上的廣大讀者視為潛在的廣告受眾,不論是在note平台上舉辦徵文活動,或是單方面編輯品牌或企業的BLOG文章內容都有不錯的影響力,而法人創作者使用平台可以有比一般個人創作者更多的功能使用,因此note也可以從法人客戶上收取系統訂閱費。

關於個人創作者與法人創作者分別可以怎麼運用note來增進其自己的事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我去年寫的《note – 文字創作者社群平台》一文,其中就有分別舉例個人創作者可以透過平台與出版社的聯合活動參與競賽,有機會被出版社相中而得到簽約的機會。而法人公司很多會在note上活用BLGO功能來介紹公司或工程師團隊開發心得,進而營造雇主品牌形象。今天的重點還是放在過去這一年的經營之後,note公司是否成功擺脫去年剛剛上市時的仍然在虧損的困境。

上市一年來赤字幅度縮小

自從在2022年度順利上市,-而後又度過了2023整個年度,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note公司實際上的經營表現。從最新公開的決算報告中可以看到,note其實在上市之前還是長期處在虧損的狀態,甚至在上市後的第一個季度23財年Q1又因為還有準備上市的一系列一次性相關費用發生,因此在當季度的虧損更來到了2.21億日圓,但在那之後的Q2、Q3、Q4可以看到得到了緩解,每季的營業利益虧損得到改善,到了最後Q4的虧損僅剩下1600萬日圓,距離轉虧為盈
似乎就在不遠的前方。但具體來說,這一年來具體做了什麼事情才逐步緩解了公司的困境呢?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其原因來自於以下幾點,第一是其平台上面的讀者的長期訂閱用戶人數仍在持續增加。到了23年的Q4,note平台上的每月訂閱讀者人數來到近46.2萬人,而這些讀者的每月在平台上貢獻的訂閱金額平均為2547日圓。如果以剛剛提到note可以從訂閱讀者的月費中抽取20%作為手續費,則從平台上產生的流通交易額來算大約每月有12億日圓的交易量發生,其中的2.4億就可以落入note的口袋中,還不包括其他單篇文章購買或付費會員制的營業收入。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從流通金額GMV的角度來看,前面提到的訂閱型產生的交易金額大約只佔總體GMV的23.5%,其餘的65.5%的流通金額中note又可以從中抽取約10%的金額。就最新一季的GMV總額來看,大約是成長到每季35.3億的交易量。其中隨著訂閱至的比例上升,自然也就代表更為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收入。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赤字改善的第二點原因是其「note pro」 法人付費版用戶的營業額貢獻有所提升,法人用戶的持續訂閱家數成長順利,在最新的一季已經有734間企業的長期訂閱,而這些企業的平均貢獻單價則是為53,185日圓,雖然總體金額算起來不多,但因為是長期穩定的合約,比起每月依靠流量產生的單筆文章消費抽成收入仍然是不無小補。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最後一點原因,自然是相當現實的進行了組織調整與人員採用計畫的修正,從去23年初公司總人數的184人縮減到了161人,所以在固定成本上下降也未可為公司在運作上多保留一些現金。預計在公司的經營狀況更穩定之後,依據日後的事業發展計畫重新調整,再行擴大組織。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note的創作者與讀者屬性

依據2023年末的數字,note平台上最新的註冊會員數來到733.9萬人,與去年上市年底時的585萬人相比也有了大幅的成長。而平台上目前累積公開的文字創作內容達到3986萬件,曾經發布過文章的創作者帳號人數則有127萬人。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而單純就有對文字內容課金的讀者來看,讓人意外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課金讀者每個月的課金總額相當高。有26%的讀者每個月在note上面的花費金額在3萬日圓以上,而花費在1-3萬日圓的讀者也占21%,也就是說在有課金的讀者裡面,近半數的讀者每月花費的金額就有1萬日圓以上。而如果以消費頻次來看,這些讀者中有89.4%在一年內至少會有兩個月以上發生消費,也就是說在note上面一旦成為長期訂閱型的讀者,那麼對於平台的忠誠度與持續消費表現都相當好。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note的未來發展

基於去年是生成AI元年,以文字內容為主要商品的note平台自然也要順應這個趨勢。首先是新設立一間名為「note AI Creative」的子公司,首先先針對公司內部現有的note pro法人訂閱用戶提供支持,包含在媒體運營系統(內容分類、推薦)、創作支援工具(AI助理)、業務效率化(媒體類業務優化)等等方面進行準備,未來也有進一步推出顧問、SaaS型服務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note的商業模式有趣在於它打破了過去在知識或內容經濟提供的形式,過去如果我們要獲得資訊可能需要購買一整本完整的書籍、或是報名參加一場付費講座、課程、甚至是在學校修一個長期學位,或是尋找外部的顧問來協助。

但note以文章單篇單篇為單位的銷售模式,讓這些原本一定要包套整組購買的模塊被打破,我可以只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部分消費就可以獲得想要的知識點,並且將這些銷售的定價與流通變得更為簡單,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易與交流都更加通暢與自由。

同時,即使是非常非常特殊的Niche的小眾主題也可以在這裡找到共鳴,舉例來說我自己就有看到有作者專門對日本的IT SaaS行業上市26間公司做長期的追蹤報導與解析,需要加入付費會員才有辦法看到他的長期分享,在限定的行業內有很多專家跟創作者都可以在這裡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轉換成訂閱付費用戶。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note接下來中長期的規劃還是以現有的note平台為基礎,持續擴大note pro法人用戶的訂閱數,另外積極投入在新事業的開發與規劃。原則上在2024年的重點還是在於維持現在的收益平衡,從長期的赤字情況轉為營利狀態,並且開始加大在AI相關事業的投資,並且擴大自己的note Ecosystem,擴大與其他企業或商業模式合作的可能性,而在2025年開始才進入營業額的大幅擴張期。

圖片來源: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我自己也很期待看到note公司之後的發展,之後也會持續觀察這家公司的動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跟我一起長期追蹤他們吧。

參考資料

note 2023年11月期 決算説明会
note網站

感謝您閱讀 #Taisa的對策
如果想要及時收到最新的文章分享歡迎訂閱電子報

Taisa
Taisa

大家好,我是Taisa,熱愛收集資訊的日本產業資訊搬運工,目前任職於一間日商顧問科技公司擔任事業開發。對於日本市場的變化與發展有濃厚的興趣,2022年10月開始以「#Taisa的對策」為標題在個人FB上連載日本企業的介紹文章,整理日本市場各產業、企業的最新資訊與案例分析。

透過搬運、彙總及加工一些個人的觀察與洞見,期望可以透過這些資訊,給對於日本市場有興趣的朋友們提供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歡迎您追蹤「#Taisa的對策」,一同探討日本市場的最新脈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