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分享過一篇關於目標於「主食革命」的新創企業營養麵包 BASE FOOD,這間公司順利在2022年11月上市,然而,在上市的時間之後,連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BASE FOOD公司一直是處於負利潤的狀態,在最新公開的24年/2期 第二季 (23年6-8月)這一季總算是由紅翻黑,第一次達到當季收益為正的好成績,具體他們在上市後的這一年的數據表現如何? 今天想來與大家分享最新的觀察。
本文大綱
理科男的料理實驗室
開始之前還是來一下前期提要,BASE FOOD 公司的創始人是一位原本任職於IT行業的理科男-橋本舜,當年在工作繁忙之際突然發想到,希望能夠發明一個簡單且便利的食物,只需要一個主食就可以滿足成年人每天的營養,於是乎自己潛心研究,研發出了具備超高營養素的義大利麵條、麵包等主食品,隨後開始展開在網路上的銷售,逐漸累積成口碑推出自己的公司品牌「BASE FOOD 」。
除了自家官網EC上的定期訂購之外,公司也開始大量拓展外部通路銷售,讓商品大量進駐到各大超商通路,創造更多與消費者接觸的觸點,進而吸引更多的新客戶。在2023財務年度的預測營業額就來到了102億日圓,以如此好成績在22年11月公司上市。
根據目前BASE FOOD自行調查的客戶樣貌資料,「BASE FOOD 」的長期訂閱者大約有50%是20-40歲的用戶,而且女性的比例佔到62.8%。而購買的主要原因42%的人回答是因為「減肥、健康目的 」而34.8%2的人則是「飲食生活改善 」。
關於「BASE FOOD 」公司創業初期的更多詳細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我去年寫的文章 《BASE FOOD – 賣麵包賣到上市》,今天將繼續跟大家分享在上市以後的這一年,BASE FOOD公司的後續表現如何。
營業額的高速上升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企業整體的營業額高速上升這一點,如果比較最新一期的營業額數字,可以發現到24年/2期 第二季 (2023年6-8月)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業額成長了80.4%,來到了單季營業額43.7億日圓的新高。
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第一季 (23年3-5月)成功的湧入大量的新長期訂閱購買用戶,從22年度第一季的5.4萬人增加到20.4萬人,將近4倍的增長。並且隨著近期日本也受到物價飆漲的影響,不得不對商品本身進行一次價格上的總體調整,必且積極推動新商品的跨售策略,因此會員的平均客單價得到微幅的提升,從5000日圓提升至5200日圓。
除了在電商的銷售通路之外,自BASE FOOD公司上市之後就非常重視在實體通路鋪貨,在最新的一季數字中可以看到目前有成功順利鋪貨的店舖數在全日本來到了49,252間,如果拆開來看通路的類型如便利商店、藥妝連鎖店、超市,BASE FOOD已經順利的在全日本的81%的便利超商都有商品鋪貨,而連鎖藥妝則達到16.8%,接下來將重點放在藥妝與超市的持續鋪貨。同時也因為新商品銷售的關係,順利拉動每一間店鋪的月銷售額,從平均8800日圓,提升到9500日圓。
綜合以上的營業額表現,如果看營業利益的表現可以發現,從22年第二季(2021年6-8月)開始連續8個季度的副利潤表現終於轉歸為盈。就BASE FOOD自我評估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商品反映實際物價上漲的成本所進行的價格調整,以及在對外的行銷廣告費用上的削減跟效率提升,最終超過原本在Q2的收益目標,由紅轉黑。
若僅僅比較最新的數據 (Q2: 2023年6-8月)與 (Q1:2023年3-5月)來看,可以發現到營業額的增長來自於平均月銷售單價的上漲,同時最明顯的差距來自於廣告宣傳費用從Q1的9.8億日圓降至7.2億日圓。
修正24年度全年預期
依據Q1與Q2的好成績,因此BASE FOOD公司決定修正對於2024財務年度的總體業績預估,從原本預估的160.8億上修至171.0億日圓,如果達成的話就會達到去年度營業額73.5%的業績成長,也是連續兩個年度都有70%以上高速成的壯舉。
具體的修正來自於各個銷售渠道的業績期望調整,從自有EC來看原本預測的顧客數是22萬人預期再樂觀一點來到22.8萬的定期購會員,平均每年購買9.1次,每月的平均購買單價為5000日圓不變。
對於他社EC (電商商城或其他上架平台) 的營業額預期則是下修到14億日圓,主要來自訂單數的下降,雖然客單價有可能提升但總體營業額應該會低於原本的預測。最後,上升最多的還是來自於實體通路的拓展,預期拓店至53,000間實體店鋪,如果以每月營業額貢獻9000日圓來看,營業額預計可以貢獻到54億日圓。
創收之外的降本
除了上面提到對於營業額成長的預期,BASE FOOD也在積極處理降本創造更多利潤空間的作法。對商品本身的原材料來說,因為物價上漲的關係其實很在過去的幾年內是持續增加的,同時也有因為商品銷售渠道比重的改變,透過通路的方式成本較高,因此看起來就會有商品成本上漲的感覺,但要從這一部分動手削減成本確實有困難。
具體可以動刀的地方就是再物流出貨管理,以及廣告宣傳費用這兩塊需要更用力的瘦身材行,但即便是按照計畫進行,24財務年度就目前的預測應該還是會以全年度虧損2.5%(負利潤)的方式結尾,期待可以再2025財務年度能夠讓公司達到全年度利潤為正。
積極開發與海外拓展
目前BASE FOOD的員工中大約有40%都是產品研發團隊的同事,將產品開發的重點朝向「新商品」、「既有商品好吃提升」、「製造的效率化提升」的三個方向進行積極開發。同時也積極投入數位化的運用,譬如能夠與更多健康數據相關的資料可以運用在現有的客戶APP上。
另外,24年度也開始了在香港的銷售,在第一季就達到了4.2萬袋的好成績,第二季則來到6.9萬袋,基於在香港市場的成功表現,也開始持續準備更多海外市場拓展的計畫。
參考資料
感謝您閱讀 #Taisa的對策
如果想要即時收到最新的文章分享歡迎訂閱電子報